屈原
屈原新傳

屈原(約前340∼約前277)名平,又名正則,字靈均,戰國時楚人。傳為湖北秭歸人,出身貴族。文筆、膽識兼具,對國家更是一片赤忱。

他的一生經歷了楚威王、楚懷王、頃襄王三個時期。楚懷王在位時,正是他最活躍的時期,而這個時期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統一之前。對一個政治家而言,正是一展身手的好機會。屈原因出身貴族,又明於治亂,嫻於辭令,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,位為左徒、三閭大夫。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,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,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,使楚國一度出現國富兵強、威震諸侯的局面。

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強烈的衝突,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,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。楚懷王十五年(前304),張儀由秦至楚,以重金收買靳尚、子蘭、鄭袖等人充當內奸,同時以「獻商於之地六百里」誘騙懷王,致使齊楚斷交。懷王受騙後惱羞成怒,兩度向秦出兵,均遭慘敗。於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。此間張儀又一次由秦至楚,進行瓦解齊楚聯盟的活動,使齊楚聯盟未能成功。

懷王二十四年,秦楚黃棘之盟,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。屈原亦被逐出郢(音「影」)都,到了漢北。楚懷王三十年,屈原回到郢都。同年,秦約懷王武關相會,懷王遂被秦扣留,最終客死秦國,頃襄王即位後繼續實施投降政策,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,流放江南,輾轉流離於沅、湘二水之間。頃襄王二十一年(西元前278),秦將白起攻破郢都,屈原悲憤難捱,遂自沈汨羅江,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。

屈原因不被楚王重用,再加上權臣靳尚等人排擠、毀謗,因此仕途坎坷,所以被二次放逐。

第一次被放逐,是由於靳尚妒忌屈原的才華與關心國事的態度,所以時常在楚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,說屈原以能時常與楚王商討國事而自恃傲慢等等。楚懷王一聽大怒,於是將屈原放逐。這是屈原生平第一次被放逐。屈原雖然被放逐,但仍心繫國事。當他聽說秦國設計要以美女誘騙楚懷王並加以殺害,便急急跑回楚國,企圖勸阻楚懷王。但楚懷王根本不聽屈原說的,於是他只好無奈的離開。果然,沒多久,楚懷王就被秦國設計害死了。屈原當時悲憤的心情,可想而知。

第二次被放逐,是因為新的楚王即位(即頃襄王),屈原又被靳尚等權臣中傷,他們在新任的楚王面前造謠污衊說屈原不好,終於,屈原再次被逐出國門。這次,他來到江南,愁容滿面,因不忍見國家沉淪,但又無力報效國家,於是絕望的懷抱大石,躍入汨羅江中而死。這一天,正是農曆的五月初五日。

據說屈原投江後,楚國的百姓們非常哀痛,紛紛來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。漁夫們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。老百姓們想出一個辦法,他們在屈原跳入的汨羅江中,投下很多粽子。他們相信讓魚蝦吃飽了粽子之後,魚蝦就不會去傷害屈原屍體了。另外,也有人是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舉辦划龍舟,以象徵尋覓及搶救屈原。更有百姓拿了雄黃酒倒進江裡,說是要將海底下的蛟龍醉暈,使它不能傷害屈原。種種做法,不一而足,但都可見楚國百姓及後人對屈原的愛護與崇敬之意。

這是網路剪輯的內容,如有雷同之處,請告知,將另擇期改寫。

  白蛇艷譚 斬妖除邪 正午立蛋

澎湖通